有热,去附子。若狂言直视,便溺自遗,与汗后大热,脉躁,狂言,不能食,此为虑也。
懊者,郁闷不舒之貌。阳明病固宜下,微恶寒者,系与太阳合病,在经,属表,可发汗,麻黄汤。
里之真阴既虚,故阳邪以盛,入而乘阴,是以脉入于内,其病在里,法当下之。 胸中虚烦,加竹茹、竹叶。
有力者,主寒邪在表,无汗为寒伤荣血,表实者,宜汗之。若按之小腹胀满,不硬痛,小水不利,即溺涩也,五苓散加减利之。
如未作膈实,但当和解微热而已。咽中闭塞,乌扇汤。
痞者,因太阳证当服麻黄汤而误用承气下之,而成痞满。夫翕翕然而热者,表热也。